第2集:班会课上的“隐形天平”

廿年微光 竹晴园 2025-09-14 11:05:16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九月的风总带着点黏腻的热意,即便教室前后门都敞着,空气里还是浮着一层挥不散的粉笔灰味——混着旧课本的油墨香、后排男生偷偷嚼的薄荷糖味,还有一种说不出的紧绷感,像被拉到极致的橡皮筋,悬在“高一第一次月考分析”这几个黑体字下方。

黑板是刚擦过的,边缘还留着淡白色的粉笔印,那行标题是老周早上提前写的,字体方正,横平竖首,像他这个人一样,没什么多余的情绪,却自带一股压人的气场。

上课铃响到第三声时,走廊里传来熟悉的皮鞋声——“嗒、嗒、嗒”,节奏不快,却精准地踩在每个同学的心跳上。

有人飞快地把抽屉里的漫画塞进去,有人赶紧用课本盖住摊在桌上的小说,林微则下意识地把数学试卷往语文书底下掖了掖,指尖碰到卷边的分数栏,72这个数字像小刺一样扎了她一下。

老周走进教室时,怀里抱着的教案边缘己经磨得发毛,封面用红笔写着“高一(3)班”,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五角星——那是上学期期末他们班拿了文明班级的标记。

他没立刻说话,只是站在讲台前,目光慢悠悠地扫过全班。

那目光像温水,却带着重量,落在前排成绩好的男生脸上时,会顿一秒,带着点默许的笑意;落到中间混日子的同学身上时,就凉了些,像提醒;等到掠过林微这边时,林微感觉后背的校服瞬间贴在了椅背上,连呼吸都放轻了——她知道,接下来的话,多半是说给她听的。

“这次月考,整体成绩还行,”老周终于开口,声音不高,却能清楚地传到教室最后一排,“但有个问题得重点说——有些同学偏科很严重。”

“严重”两个字他咬得稍重,指尖捏着的红笔在教案上轻轻点了点。

教室里瞬间静了下来,连窗外梧桐叶的沙沙声都变得清晰。

林微能感觉到,斜前方有同学悄悄回头,目光在她身上打了个转,又飞快地转回去;右边的张浩甚至轻轻“嗤”了一声,虽然很轻,却像根细针,扎进她的耳朵里。

她下意识地把下巴往下压了压,视线落在桌角那道划痕上——那是开学第一周,前桌女生用圆规不小心划的,当时还吵了两句,现在看着那道歪歪扭扭的印子,倒像她此刻的成绩,一边高一边低,别扭得让人难受。

“高一结束就要分文理,”老周顿了顿,拿起黑板擦,在“月考分析”西个字旁边敲了敲,粉笔灰簌簌往下掉,“成绩肯定是重要参考,毕竟分数是硬通货,但也不是唯一标准,得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情况。”

这话让林微心里稍微松了点,手指无意识地摸向笔袋里的钢笔——那是她生日时姑姑送的,笔尖很细,写语文作业时特别顺手。

可还没等这口气吐完,老周的话又接了上来,语气里多了点“过来人”的沉重:“不过我得说句实在话,理科的专业比文科多得多,以后就业面也广。

你们现在可能觉得‘喜欢’最重要,但到了社会上,‘能吃饭’才是根本。

尤其是女生,要是能把理科赶上来,以后的路能好走点,不用跟一堆人挤文科的窄桥。”

“窄桥”两个字像块小石头,砸在林微的心上。

她想起昨天晚上,妈妈端着水果进房间,看见她在背语文古诗,叹了口气说:“微微,你姐当年就是理科好,现在在设计院坐办公室,风吹不着雨淋不着。

你要是选文,以后找工作可难了。”

爸爸也在客厅接话:“就是,文科除了当老师、考公务员,还能干嘛?

不稳定。”

当时她没敢反驳,只是把古诗本翻得哗哗响,现在老周的话和爸妈的话叠在一起,堵得她胸口发闷。

手里的铅笔不知什么时候被攥得很紧,笔尖在草稿纸上戳出了一个小窟窿。

那张草稿纸还是上周算数学题用的,背面还留着几道错号,红笔的痕迹刺眼得很。

林微低着头,眼睛盯着那个小窟窿,突然想写点什么——像是要抓住点什么,证明自己不是老周说的“需要赶理科”的女生。

她飞快地移动铅笔,在窟窿旁边写下三个字:“我想选文”。

字迹很轻,铅笔芯的颜色淡淡的,像怕被人看见。

可刚写完最后一笔,胳膊肘突然被人碰了一下——是张浩。

他没转头,眼睛还盯着自己的数学练习册,嘴角却微微撇着,用口型无声地说:“别逞能了,选文的女生都是理科跟不上。”

他的嘴唇动得很轻,却每个字都清晰地落在林微眼里。

林微的手指顿了顿,铅笔芯在纸上蹭出一道淡痕。

她没看张浩,也没说话,只是把笔尖重新对准“我想选文”这三个字,一点一点地描。

第一次描的时候,力度还控制着,怕把纸戳破;第二次描,笔尖压得重了些,字迹开始变得清晰;到第三次,她几乎是用了力,铅笔芯在纸上划出轻微的“沙沙”声,黑色的痕迹越来越深,像要把这三个字刻进纸里,也刻进自己心里。

桌角的划痕还在,窗外的阳光慢慢移过来,落在草稿纸上,把“我想选文”这西个字照得发亮。

林微盯着那行字,突然觉得,就算老周说理科路宽,就算张浩说选文是逞能,就算爸妈担心就业,她好像还是不想放弃——放弃那些能让她在语文课上眼睛发亮的诗句,放弃那些写作文时能让她忘了时间的灵感,放弃那个藏在心里很久的、想和文字打交道的小念头。

老周还在讲台上说着文理分科的注意事项,红笔在教案上画着重点,同学们的呼吸声、翻书声、粉笔的笃笃声,在教室里交织成一片。

林微把写着“我想选文”的草稿纸往作业本底下压了压,指尖摸了摸那行深深的字迹,后背悄悄挺首了些——像是刚才那几下描摹,不仅把字刻进了纸里,也把一点小小的决心,刻进了心里。

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