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深夜柴房的谋划
她赶紧开了门,建国搓着手走进来,脸上还带着兴奋的红潮:“姐,你也没睡?”
秀兰点了点头,把他拉进柴房,又从灶房端来一碗热水。
柴房里堆着柴火,只容得下两个人并排坐。
秀兰点亮油灯,昏黄的光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土墙上,忽明忽暗。
建国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,“姐,你看,这是我从机械厂会计那儿抄的,邻村包地种烤烟的收成,每亩能多收三成,比种玉米划算多了!”
秀兰接过纸,凑着油灯仔细看,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亩产量、卖价,还有成本核算。
她指尖划过 “自负盈亏” 西个字,心里既激动又忐忑:“建国,咱要是包地,西洼那片荒坡最合适。
可那片地石头多,土层薄,还得先改造成梯田,得花不少力气。”
“力气咱有!”
建国一拍大腿,“我跟机械厂的师傅请假,每天早出晚归,肯定能把梯田改好。
再说,我还能偷偷用机械厂的边角料,做些简单的农具,比如锄头、镰刀,能省不少钱。”
秀兰看着弟弟眼里的光,想起他从小就爱琢磨机械,要是能让他把心思用在正途上,说不定真能成事儿。
“还有,” 秀兰从记账本里翻出一页纸,上面是她白天偷偷画的田块分布图,“西洼坡分三块,最上面那块种高粱,耐旱;中间种药材,我看农技手册上说,黄芪在咱这儿能种,药材站收,价钱还不低;最下面那块改造成水田,育点早熟稻种,赶在霜降前收割,能多收一季。”
建国凑过来看,指着图纸上的一处:“姐,这儿得挖条排水沟,不然下雨容易淹了秧苗。
还有,育苗得搭棚子,用塑料布盖着,能提前出苗。”
姐弟俩你一言我一语,越说越兴奋,油灯里的油烧下去了大半,窗外己经泛起了鱼肚白。
第二天一早,秀兰就去找老支书。
老支书正在院子里喂鸡,看见秀兰进来,放下手里的食盆:“秀兰丫头,是来问包地的事儿?”
秀兰点了点头,把她和建国的想法跟老支书一说。
老支书蹲在门槛上,吧嗒着旱烟袋,半晌才开口:“西洼那片荒坡,没人愿意包,石头多,收成没保障。
你们真要包?”
“真要包!”
秀兰坚定地说,“支书,咱跟大队签合同,公粮任务比去年多交两成。
要是种不好,咱自己承担损失,绝不连累大队。”
老支书看着秀兰眼里的坚定,又想起她爹生前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人,叹了口气:“行,我跟大队干部商量商量,过两天给你信。”
从老支书家出来,秀兰心里松了口气。
她路过村头的小卖部,看见柜台上摆着几袋尿素,标签上的价钱让她倒吸一口凉气 —— 一斤尿素要抵两斤猪肉的价钱。
可农技手册上说,磷肥能让玉米秆粗三倍,要是没有肥料,收成肯定上不去。
她摸了摸怀里的碎银,那是爹留下的唯一念想,她犹豫了,到底是留着应急,还是拿出来买肥料?
回到家,母亲看出了她的心思,把一个布包递给她:“这里面是我攒的几块钱,还有你爹留下的碎银,你拿去买肥料吧。
咱既然要干,就干好,别让人笑话。”
秀兰接过布包,眼眶一热,紧紧攥在手里。
她知道,这不仅是钱,更是母亲和弟弟对她的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