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远站在案发现场外围,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张X-07卡片,眉头紧锁。
身后,技术科的警员正准备收队,现场即将被封锁清理。
他快步走到仓库角落一面斑驳的墙面前,右眼微微一热,蓝光在瞳孔深处一闪而过。
视野瞬间变得不同——那些原本肉眼无法察觉的痕迹,在他的“洞察之眼”下清晰浮现出来。
墙面的裂缝间,隐约刻着一组符号,排列方式与他在地下室中见到的符文极为相似。
符号边缘泛着金属光泽,像是用某种特殊材质刻画而成,时间久远却依旧清晰可见。
陆远迅速掏出手机拍照记录,动作隐蔽而迅速。
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。
“陆远,走了。”
沈悦的声音从背后传来。
他点头应了一声,将照片存入加密相册,转身离开现场。
刑侦支队办公室内,灯光刺眼,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和打印墨粉的味道。
方铭坐在办公桌后,神情严肃地翻阅着案件报告。
“王虎这次没露面。”
陆远将X-07卡片放在桌上,“但我们在交易现场找到了这个。”
方铭的目光扫过卡片,随后落在陆远身上,眼神有一瞬的停滞,像是看到了什么不该看到的东西。
但他很快恢复平静,语气平淡:“继续查吧,注意别太拼。”
陆远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方铭的表情变化,心中己有几分怀疑。
他没有追问,而是顺势将手机放在桌上,悄悄打开了云盘同步功能,将刚才拍到的符号照片上传至私人存储空间。
“还有件事。”
他试探性地开口,“我在现场的一面墙上,发现了几个奇怪的符号,和之前地下室里的很像。”
方铭正在翻页的手指顿了一下,随即合上文件夹:“你太多心了。
可能是罪犯留下的标记,不用深究。”
说完,他拿起桌上的电话,拨通了一个号码:“老林,最近有没有关于***包装的研究资料?”
陆远看着他背过身去通话的侧影,心里更加确定——方铭知道些什么,只是不愿意说。
深夜,刑侦支队己空无一人。
陆远独自留在办公室,电脑屏幕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蓝光。
他调出自己偷偷保存的符号照片,开始在公安系统数据库中进行比对。
结果却是空白的。
他又尝试连接外部网络,登录一个冷门的古文字研究论坛,上传了照片,并附上简短说明:“请教各位专家,是否见过这种符号?”
不到一分钟,帖子被删除,同时收到一条私信:“DarkEye_01:别碰不属于你的东西。”
陆远盯着这条信息看了很久,手指不自觉地收紧。
他抬头望向窗外,夜色沉沉,远处高楼的灯火闪烁不定,仿佛隐藏着无数未解之谜。
他打开浏览器,输入了一串复杂的命令代码,绕过警方系统的防火墙,进入一个暗网中的小型数据库。
在那里,他终于找到了与这些符号极为相似的图案。
页面上只有一行字:“旧世界遗失的密码,不属于现世之人。”
陆远心头一震,立刻截图保存,关闭网页。
他隐隐觉得,这不仅仅是一起普通的毒品交易案那么简单。
这些符号、那台神秘仪器、还有“洞察之眼”的能力……它们之间,一定存在某种联系。
他靠在椅背上,揉了揉太阳穴,右眼有些发酸。
过度使用“洞察之眼”的副作用己经开始显现,但此刻他己经停不下来。
第二天清晨,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办公室,陆远己经早早来到。
他翻开笔记本,将昨晚收集的信息整理成一份简要报告,藏在其他案件资料之中。
方铭走进来时,他正低头写着什么。
“今天有例行会议。”
方铭站在门口说道,“你汇报一下东港码头案的进展。”
陆远点头,目光扫过桌上的笔记本,神色平静,内心却早己翻涌不止。
会议上,陆远详细陈述了案件的调查过程,重点提到了X-07卡片以及现场发现的符号。
然而当他说到那个神秘符号时,方铭忽然打断了他。
“那些符号暂时不需要公开讨论。”
方铭语气平静,但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,“我们目前的重点是追踪王虎的活动轨迹。”
陆远没有反驳,只是默默合上了笔记本。
他知道,如果想弄清楚这些符号的真正含义,必须另辟蹊径。
散会后,他回到办公室,拿出一张便签纸,写下了三个关键词:“符号”、“地下室”、“洞察之眼”。
他盯着这三个词,脑海中浮现出昨夜那条警告信息:“别碰不属于你的东西。”
可他己经碰了,而且再也无法停下。
他起身走向档案室,那里存放着几十年前的一些旧案卷宗。
他记得在一次任务中听人提起过,二十年前曾发生过一起涉及神秘符号的连环失踪案,当时因为证据不足,最终不了了之。
或许,答案就藏在那些尘封的案卷中。
推开档案室沉重的铁门,灰尘在光线中缓缓飘落。
陆远拿起一本封面泛黄的档案,轻轻翻开第一页。
纸张上赫然印着一行字:“编号:X-07 —— 1998年滨江区连环失踪案初步调查报告。”
他愣住了。
X-07?
这不是那张卡片上的编号吗?
他快速翻动书页,目光停留在一页手绘图上——图中描绘着一组古老的符号,排列方式与他在地下室和交易现场所见几乎完全一致。
而在这组符号下方,赫然标注着一句话:“据信源自一种未知文明的遗留物,可能具有能量引导功能。”
陆远的心跳加快,指尖微微颤抖。
他意识到,自己正在揭开一层厚重的迷雾,而这层迷雾之下,藏着的究竟是真相,还是更大的危险?
他不知道。
但他知道,自己己经没有退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