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连忙放下手中的试管,在实验服上擦了擦手,从口袋里掏出手机。
是妈妈发来的微信:"静静,实习还顺利吗?记得按时吃饭,别太累了。
"杨静抿了抿嘴,快速回复:"挺好的,妈你别担心。
"发完消息,她抬头看了眼实验室墙上的挂钟,已经晚上八点多了。
实验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,其他实习生早就下班了。
这是她在明德生物科技实习的第三个月。
作为药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,她和其他五名同学一起应聘到了这家公司。
记得第一天来报到时,人事主管王姐带他们参观实验室,指着那些精密的仪器说:"这些都是国际顶尖的设备,你们能在这里实习是很幸运的。
"确实很幸运。
杨静看着面前这台液相色谱仪,这是她最近在学习的设备。
虽然学校实验室也有类似的仪器,但远没有这么先进。
她小心翼翼地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步骤,将样品注入进样器。
突然,仪器发出"滴滴"的警报声,杨静心里一紧。
她记得上周隔壁实验室就因为操作不当导致仪器故障,维修费用高达六位数。
她的手有些发抖,赶紧查看显示屏上的错误代码。
"E-1021,进样压力异常。
"杨静喃喃自语,额头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。
她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开始排查问题。
先是检查了流动相管路,又确认了柱温箱温度设置,最后发现是进样针有些堵塞。
正当她准备更换进样针时,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了。
"这么晚了还在加班?"一个温柔的女声传来。
杨静抬头,看到研发部主管陈姐站在门口。
她穿着一件浅蓝色的T恤,黑色半身裙,34岁的年纪看着像刚刚毕业的小女生。
杨静注意到她手里还拿着一个保温杯,大概是来倒水的。
"陈主管,"杨静有些局促地站直身子,"我在学习使用液相色谱仪,刚才出了点小问题。
"陈晓玲走近看了看仪器屏幕,又瞥了眼她面前的操作手册,嘴角微微上扬:"第一次独立操作?"杨静点点头,感觉耳根有些发烫。
她想起上个月第一次参加项目会议时,自己因为紧张,汇报时结结巴巴的,还是陈晓玲及时接过话头,帮她解了围。
"让我看看。
"陈晓玲放下保温杯,修长的手指在触摸屏上轻点几下,"E-1021,进样压力异常,一般是进样针堵塞或者流动相管路有气泡。
"她一边说,一边熟练地拆下进样针检查,"果然,针头有点堵了。
"杨静站在一旁,看着他利落的动作,鼻间萦绕着一股淡淡的茉莉香气,应该是他用的茉莉香水。
她偷偷打量她的侧脸,高挺的鼻梁在实验室的日光灯下投下一道阴影,睫毛很长,在眼下形成一小片扇形。
"给,新的进样针。
"陈晓玲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密封袋递给她,"你来换上试试。
"杨静接过进样针,努力控制着有些发抖的手指。
她能感觉到陈晓玲的目光落在自己手上,这让她更加紧张。
好不容易换好进样针,她重新启动仪器,这次警报声没有再响起。
"不错,"陈晓玲赞许地点点头,"不过下次遇到这种情况,记得先检查进样针,这是最常见的问题。
""谢谢陈主管。
"杨静松了口气,露出一个笑容。
陈晓玲看了眼手表:"已经九点多了,你一个女孩子这么晚回去不安全,我送你吧。
""不用麻烦您了,我坐地铁回去就行。
"杨静连忙摆手。
"这个点地铁人少,更不安全。
"陈晓玲语气坚决,"我去拿车钥匙,你收拾一下,五分钟后楼下见。
"看着陈晓玲离开的背影,杨静感觉自己运气真好,遇到这么好的上级。
她快速收拾好实验台,脱下实验服,对着实验室的玻璃窗整理了下头发。
镜面倒映出她略显疲惫的脸,她赶紧从包里掏出唇膏抹了抹。
走出实验大楼,初秋的晚风带着些许凉意。
杨静看到陈晓玲的白色轿车停在路边,她正靠在车门上等她。
路灯的光晕洒在她身上,在地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,很美。
"上车吧。
"车内弥漫着淡淡的茉莉香气,和刚才在实验室闻到的一样。
杨静系好安全带。
"住哪里?"她问。
"在朝阳区,离这里大概四十分钟车程。
"杨静报了个地址。
车子平稳地驶入夜色中,车载音响播放着欢快的音乐。
杨静她紧紧攥着包带,努力找话题:"陈主管经常加班到这么晚吗?""最近在赶一个新药研发的项目,"陈明远目视前方,"你们实习生可能还不知道,公司在研发一种新型抗癌药,已经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了。
"杨静睁大眼睛:"是那个代号'MD-237'的项目吗?我在公司内网上看到过一些资料。
""对,"陈晓玲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,"你关注过这个项目?""嗯,"杨静点点头,"我在学校时就对肿瘤药很感兴趣,毕业论文也是相关方向的。
"陈晓玲若有所思:"难怪你最近经常加班,是在自学相关实验技术吧?"杨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"我想多学点东西,以后说不定能参与这样的项目。
""有上进心是好事,"陈晓玲的声音里带着笑意,"不过也要注意休息。
我记得你是药学专业的?""是的,今年毕业。
""难怪基础这么扎实,"陈明远说,"下周项目组要去参加一个研讨会,你要是有兴趣可以一起去听听。
""真的可以吗?"杨静惊喜地问。
"当然,"陈晓玲打了转向灯,"不过要到时要仔细听讲,结束回到公司会开会提问。
""我一定会好好做笔记的!"车子驶入杨静住的小区,陈晓玲停好车,转头看着她:"到了。
""谢谢陈主管送我回来。
"杨静解开安全带,犹豫了一下,"那个...研讨会是周几?""周三下午两点,"陈明远拿出手机,"加个微信吧,我把相关资料发给你。
"杨静扫码加了好友。
下车时,她听到陈晓玲说:"路上小心,明天见。
""明天见!"杨静关上车门,看着车子缓缓驶离,这才发现自己脸上一直挂着笑容。
下周三的研讨会如期而来,杨静从中收获到很多专业知识。
陈晓玲经常的指点杨静的研究,这让杨静少走了很多弯路。
下去杨静的专业能力肯定是有更高的提升但两周后……杨静站在人事主管王姐的办公室门口,深吸了一口气。
这是她入职明德生物科技不到一个月,第一次被上级领导单独谈话。
她整理了下白大褂的衣领,轻轻叩响了门。
"请进。
"王丽娟的声音从里面传来。
推开门,杨静看到王丽娟正坐在办公桌后,面前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。
阳光从落地窗洒进来,给整个办公室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。
"小杨,坐。
"王丽娟指了指对面的椅子,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,"最近工作还适应吗?""挺好的,"杨静坐下,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,"实验室的同事都很照顾我。
""那就好,"王丽娟点点头,"今天找你来,是想问问你对短视频拍摄、剪辑这些有没有兴趣?"杨静愣了一下。
她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开场白。
在实验室里,她每天面对的都是显微镜、培养皿和复杂的实验数据,突然提到短视频,让她有些措手不及。
"我...我平时确实会看一些短视频,"她谨慎地回答,"也会用手机拍些生活片段,但专业剪辑什么的...""没关系,"王丽娟打断她,"我们不是要找专业人士。
是这样的,公司最近在尝试新媒体运营,需要一些年轻有活力的员工来参与。
我看过你的简历,你在大学期间参加过话剧社,应该对表演不陌生吧?"杨静想起大学时在话剧社的日子,那是她为数不多的放松时光。
她点点头:"是参加过,但只是业余爱好。
""那就够了,"王丽娟笑着说,"公司准备开设几个不同主题的视频号,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来出镜。
当然,这不会影响你们在实验室的本职工作,只是利用一些业余时间..."谈话结束后,杨静走出办公室,感觉有些恍惚。
她原本以为会被询问实验进度或者工作表现,没想到却是这样的提议。
回到实验室,她看到陈明远正在指导其他实习生操作仪器。
"王主管找你什么事?"午休时,同组的张悦凑过来问。
杨静把谈话内容简单说了下,张悦立刻兴奋起来:"听起来很有意思啊!我早就想试试拍视频了,说不定还能当网红博主呢!""可是..."杨静犹豫着,"我们毕竟是来做研发的,这样会不会影响工作呢?""哎呀,你想太多了,"张悦摆摆手,"公司既然这么安排,肯定有他们的考虑。
再说了,现在哪个公司不做新媒体啊?"下午上班后,其他几位实习生被陆陆续续的叫去谈话,内容都差不多是一样的,她们都多多少少的表达了对建立视频号有一些兴趣。
就这样,杨静和其他几个实习生开始了"双重身份"的生活。
白天,他们是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,在实验室里与试管、显微镜为伴;晚上和周末,他们又化身视频博主,对着镜头分享生活。
起初,杨静觉得这种生活还挺新鲜。
她负责的是一个情感类账号,每周要更新三条视频。
选题、脚本、拍摄、剪辑...每一项工作都要占用大量时间。
她开始熬夜写脚本,周末也不得休息,整个人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。
更让她困扰的是,视频内容与她的专业毫无关系。
她要在镜头前分享恋爱经验、职场心得,甚至还要点评热门影视剧。
每次对着镜头说话时,她都有种分裂的感觉,仿佛在扮演另一个自己。
一个月后,这种双重生活的压力开始显现。
杨静发现自己经常在实验室里走神,有次差点把试剂加错。
陈晓玲注意到了她的异常,在一次实验结束后叫住了她。
"最近是不是太累了?"她关切地问,"看你脸色不太好。
"杨静勉强笑了笑:"还好,就是最近事情有点多。
""要注意休息,"陈晓玲递给她一杯咖啡,"MD-237项目马上要进入关键阶段了,我们需要每个人都保持最佳状态。
"听到项目名称,杨静心里一紧。
这是她最感兴趣的课题,也是她选择这家公司的原因。
可现在,她连看文献的时间都没有了。
那天晚上,杨静又接到了视频团队的紧急通知,要求她临时加拍一条关于"职场新人如何应对压力"的视频。
她看着桌上堆积的实验报告,突然感到一阵窒息。
她打开手机,看到视频团队群里不断跳出的消息:"杨静,这条视频今晚必须发!""脚本改好了吗?记得要自然一点!""拍摄场地已经准备好了,你什么时候能到?"杨静的手指在键盘上悬了很久,最终打下一行字:"对不起,我今天身体不舒服,可能拍不了了。
"消息刚发出去,电话就响了。
是视频团队的负责人李潇潇。
"小杨,你怎么回事?这条视频很重要的,